华路未来

 · about 22 hours ago

RWA 和你有什么关系?

最近几个月,Web3圈子里“RWA”成了热搜词。 协鑫能科发布了光伏资产的跨境RWA; 巡鹰换电完成了全球首单换电资产RWA; 绿地集团高调宣布进军不动产RWA……

还有我们熟悉的稳定币,本质上也是一种RWA:它把现实中的美元映射到链上,是现实资产的数字化。可以说,RWA已经成为Web3当下最火的赛道之一。
 
那问题来了:RWA这么火,跟我们有什么关系?跟一个普通人、或者普通公司,有啥可参考的?
 
一句话解释什么是RWA
 
再来认识一下RWA,所谓RWA,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有价值资产,比如现金、债券、股票、房产,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成代币,让它在链上可以流通、投资、拆分。
 
这类代币代表的是资产的“价值”或“收益权”,你持有它,相当于拥有一部分资产的回报。
 
简单点说:把现实资产“上链”,并赋予它流动性,就是RWA。
 
为了加深理解,我们先来举三个国外的代表性案例。
 
三个经典案例看懂 RWA 的玩法
 
1. 贝莱德 BUIDL(短期国债代币)
第一个我们来看贝莱德,BUIDL 是由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发行的一款链上国债基金,2024年3月上线。
它背后的资产是美国短期国债、现金等低风险资产,但基金份额通过ERC-20代币形式发行在链上。
 
每份BUIDL代币固定面值为1美元,每天发放利息,相当于一个“链上可收息的稳定币”。
 
目前总规模已超29亿美元,不但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,还可以作为保证金使用,是国债类RWA的里程碑项目。
 
2. Robinhood 股票代币化
第二个来看Robinhood ,2025年6月,Robinhood 在欧洲推出了美股代币交易,支持200多种美股和ETF的链上购买,比如苹果、特斯拉等。
 
这些股票代币支持24/5全天交易,自动发分红,还能用钱包自托管,非常像是“链上炒美股”。
 
不过要注意,它并不是直接把股票上链,而是Robinhood做了一个合约承诺,让代币价格锚定股票表现,更像是合成资产。
 
虽然底层不是股票本身,但也标志着传统金融公司正在用区块链重塑证券投资体验。
 
3. RealT 房产代币化
第三个RealT,RealT 是一家将美国房产资产代币化的平台,尤其以底特律地区为主。
 
一套房子被拆成几千份,通过链上代币出售。持有这些代币,你就拥有房子的部分产权,还能按比例拿租金,通常每周分红一次。
 
几十美元就能入场买房,流转像转账一样简单。虽然只对合格投资人开放,但它极大地降低了房产投资门槛,是典型的实物类RWA应用。
 
接着我们看中国目前较有代表性的RWA项目:
 
朗新科技:把9000多个充电桩的收益权打包上链,在香港融资约1亿元;
 
协鑫能科:将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转化为RWA,在海外融资2亿人民币;
 
京东科技:探索“稳定币 + 实体资产”双线并行,筹备新能源资产RWA并发行港元稳定币;
 
巡鹰换电:把电动车换电柜和电池收益上链,实现“设备+数据+收益”的完整映射;
 
绿地集团:计划把康养公寓、酒店等存量房产资产打包为RWA,在香港上线交易;
 
这些项目都展示了实体资产数字化的趋势。
 
总结这些案例的共性
 
总结这些案例的共性,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共同点:
 
1、链上映射真实资产:无论是国债、电站、房子,RWA都是把真实世界的资产搬到链上,利用区块链实现价值流通;
 
2、服务机构融资需求:目前几乎都是企业发起,融资方是大型金融或机构,普通用户参与机会不多;
 
3、资产偏稳健,利率不高:底层资产多为现金流稳定的品类,比如国债、充电桩、电站,年化收益率大多在 3%-7%;
 
4、合规要求高:多数只能在持牌平台或监管沙盒中操作,门槛较高、流程复杂,散户很难直接参与;
 
5、流动性有限:二级市场不活跃,代币不能随便卖出,很多项目仅在私募或封闭市场中流通。
 
那我们该怎么看 RWA?
 
基于以上情况,我们应该如何看RWA呢?
 
对一般企业来说:
现在你可能用不上 RWA,因为它对资产结构、合规资质、技术系统要求很高。
 
但你可以借此思考:
你的公司有没有可以被拆分为数字资产的东西?
有没有标准化、可预期收益的资产?
有没有把资产透明化、数据化的能力?
 
这些数字化的积累,未来也许就是你融资的“入场券”。
 
那对普通人来说:
目前RWA离散户确实比较远。
多数产品只对机构或高净值人群开放,哪怕能参与,收益也并不高,跟大家幻想的“Web3暴富机会”是两码事。
 
所以你真正该做的,是:了解趋势、提升认知。
 
搞清楚RWA的逻辑和结构,知道未来哪些资产可能会上链,熟悉平台和数据工具,等到这一波机会真正开放零售市场,你就不会是那个“看不懂”的人。
 
最后总结:

RWA 是把“传统资产变得像加密资产一样”的尝试。
它让资产更流动、更透明,也可能改变未来融资和投资的路径。
 
但它不是暴富神器,也不是谁都能发、谁都能投的游戏。
 
与其冲动参与,不如提前理解。
与其盲目投资,不如做个有准备的观察者。
 
说不定几年后,当你看到手机App里出现“光伏收益RWA产品”的时候,你会庆幸:

By: 王亚南

Back to Timeline